6月6日,中廣核紅沿河核電站1號機組迎來商運10周年。紅沿河核電站1號機組自投產發電以來,始終保持安全穩定運行,截至2022年底,1號機組累計上網電量729.7億千瓦時,全廠6臺機組累計上網電量2363億千瓦時,充分發揮了能源保供“壓艙石”的作用,為遼寧省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。
紅沿河核電站是我國東北地區首座核電站、東北最大的電力能源投資項目。2022年6月23日,紅沿河核電站6號機組實現高質量投產,標志著紅沿河核電站全面建成,總裝機容量超過671萬千瓦,成為我國目前在運裝機容量最大的核電站。
自2013年1號機組投產發電以來,紅沿河核電站保持連續安全穩定供電。紅沿河核電站6臺機組年發電量可達480億千瓦時,約占遼寧省全社會用電量的20%,與同等規模燃煤電廠相比,等效減少標煤消耗約1452萬噸,減排二氧化碳約3993萬噸,相當于種植10.8萬公頃森林。
在安全穩定提供清潔電力的同時,紅沿河核電主動創新、不斷拓寬核能應用邊界,積極研究推進周邊社區核能供暖項目。2022年11月1日,東北地區首個核能供暖項目——遼寧紅沿河核電站核能供暖示范項目正式投運供熱。據測算,該項目投產后每年將減少標煤消耗5726噸,減排二氧化碳1.41萬噸,環保效益顯著。
從2013到2023,紅沿河核電站在商運十周年的征程上追光前行,錨定“一臺更比一臺好”的目標創造了一項項佳績。
01 紅沿河核電站1號機組榮獲全國電力行業2020-2021年度標桿機組,3、4號機組榮獲2018-2019年度國家優質工程獎,5、6號機組在建階段連續5年獲得核電工程安質環標準化及國際標桿評估“雙八級”。
02紅沿河核電先后榮獲第十九屆全國質量獎、遼寧省省長質量獎、大連市市長質量獎。
03紅沿河核電獲評全國科普教育基地、全國能源科普教育基地、全國電力科普教育基地、中國美麗電廠、全國電力行業2020-2021年度示范智慧電廠、全國模范職工之家等榮譽稱號。
04紅沿河核電不斷追求卓越,全面、持續提升安全、質量管理水平,2022年,公司核電運營SHE標準化及國際標桿評級達到9.2級,標志著紅沿河核電在安質環管理方面達到了國際高標準。
05紅沿河核電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工作,獲得專利授權161件、軟著作品件數56件;培養了操縱員363人次,高級操縱員305人次,為我國核電事業培養輸送了大批生力軍。
06紅沿河核電堅持綠色低碳發展,自首臺機組商運以來,累計上網電量等效減少標煤消耗7086萬噸,減排二氧化碳近2億噸,相當于植樹造林53萬公頃。
最后,一組圖帶你了解紅沿河核電站1號機組的“成長”史
▲2007年8月18日,紅沿河核電一期主體工程開工。
▲2008年3月12日,紅沿河核電站1號機組常規島澆注第一罐混凝土。
▲2009年8月10日,紅沿河核電站1號機組核島穹頂吊裝。
▲2010年9月1日,紅沿河核電站首個核島主設備——1號機組首臺蒸汽發生器到貨。
▲2010年12月31日,紅沿河核電站1號機組反應堆壓力容器就位。
▲2011年10月17日,紅沿河核電站1號機組冷試完成。
▲2012年2月,國際原子能機構完成紅沿河核電站1號機組運行前安全檢查。
▲2012年4月26日,紅沿河核電站1號機組首批核燃料運抵現場。
▲2012年7月4日,紅沿河核電站1號機組熱試圓滿完成。
▲2012年11月22日,紅沿河核電站1號機組首次裝料。
▲2013年1月16日,紅沿河核電站1號機組實現首次臨界。
▲2013年6月6日,紅沿河核電站1號機組通過168小時試運行,具備商運條件。